0514扬州网

标题: 谢伦灿: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交往优势 [打印本页]

作者: 蓝色惆怅    时间: 2019-10-8 14:26
标题: 谢伦灿: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交往优势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如何将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变成交往优势促进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成了每个文化传播人思考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谢伦灿教授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中国要把自身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交往优势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改变重形式表达、轻实质内容,重传统、轻现代,重同一性、轻差异性的传播现状,打造立体、丰 富、多元的文化传播格局。

  1.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形式和内容兼备

  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必须确立全球视野,强化民.族精神实质,谋求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增进与各国之间的互信和理解。仅凭传播筷子、旗袍、功夫等简单的中国文化元素符号,无法形成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精神实质的认知和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对本国人民发挥积极作用,也可以吸引其他国家和人民,推动文化交流和合作。在文化的国际传播中,中国要摈弃旧的文化传播窠臼,多传播“和为贵”“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实质的民.族文化精髓,这些同时也是国际社会的文化诉求和心里表达。

  2.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传统和现代并举

  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要优化传播内容做到兼容并包,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举,全面、立体地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播存在重传统、轻现代的不足。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存在片面性。中国不仅拥有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有绚丽多彩的现代文明。书法、旗袍、功夫等中国文化元素符号可以代表中国的文明历史,却不能代表中国现代文化。中国的现代文化由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而来,其本身就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而且还吸收了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就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说,中国的现代文化比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容性更强,创新性更足,也更能代表文化发展的潮流。相比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中国现代文化更容易向世界传播,更容易为其他国家和人民所接受,更容易把中国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合作。

  3.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一体”和“多元”共彰

  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要改变传播内容同质化的现状,增强传播内容的地域代表性和多元化,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实现地域文化的全覆盖。中国幅员辽阔,地域之间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土人情等差异性状况塑造了不同的地域性文化,若依地域文化详细划分中国文化的话,主要有燕赵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性文化类型。形态各异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但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状况来看,缺乏表现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强调了“一体”,忽视了“多 元”。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应当充分考虑地域之间的差异性,精心选择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文化进行国际传播,向世界传播真实多元的中国。






欢迎光临 0514扬州网 (http://www.0514.ac.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