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扬州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贝多芬”在上海的故事

[复制链接]

300

主题

300

帖子

9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3 10:4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次的创伤曾由他抚慰…… " 这是傅雷 1946 年出版《贝多芬传》时写在序里的一段话,这部翻译自罗曼 · 罗兰作品的书当年由上海的骆驼书局发行,之后多次重版,引起轰动。
人类历史上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贝多芬出生于 1770 年,去世于 1827 年。他在世时没有记录曾来过上海。那么,贝多芬的音乐是何时 " 登陆 " 上海的呢?
【1】


贝多芬的老明信片。
创办于 1850 年的《北华捷报》 ( North-China Herald ) 是上海第一家英文报刊。1861 年 12 月 28 日的《北华捷报》上有一篇题为 " 罗比奥先生的第二场音乐会 " 的报道,这可能是贝多芬的音乐 " 登陆 " 上海演出的 "001 号记录 "。
记者写道:" 在 1861 年 12 月 26 日,来上海巡演的意大利小提琴手阿高斯逖瑙 · 罗比奥(Agostino Robbio)和上海当地爱乐者一起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当晚的音乐会听众很多,音乐会以贝多芬早期创作的《降 E 大调三重奏》开始,罗比奥演奏小提琴,寓居上海的两位业余乐手分别演奏大提琴和中提琴。"
到了 1870 年代,外侨中一些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乐手来沪,促使各类业余音乐协会相继建立,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有了更多机会在上海演出。据《北华捷报》1872 年 3 月 7 日报道:"1872 年 3 月 2 日,爱乐协会在共济会堂举行了 1872 年演出季的第二场音乐会。当晚演出了贝多芬的一部交响曲作品。" 这里提到的共济会堂位于外滩现大约半岛酒店的位置。
1875 年 10 月 25 日晚上,到上海巡演的小提琴家珍妮 · 克劳斯(Jenny Claus)在兰心剧院举办音乐会。克劳斯以及同来的钢琴家罗克尔(Rekel),还有两位寓居上海的业余乐人共同演奏了贝多芬早期创作的《降 E 大调钢琴与弦乐四重奏》。
有意思的是,克劳斯此次上海之行连演多日,她的经纪人试图吸引华人听众的注意,为此在《申报》上也做了报道、打出了广告。1875 年 11 月 5 日的《申报》上有一篇演奏会 " 预告 ":" 今晚有英国新来女士惹尼嘉士(Jenny Claus),擅拉胡琴,在西商戏院试奏数出,本馆内到有告白提及此事。闻嘉士女士在英国久已著名,实非凡手。兹来沪更奏妙音,华人之好乐者当此良宵,赴院品校,亦未始非一时消遣之计也。" 还有观演广告:" 今日弹唱戏文:启者拟于今晚即礼拜五在圆明园路西人戏院内弹唱戏文,有英国最著名之拉胡琴女士惹尼嘉士手弹数出,并有寄居上海善于弹唱之西人亦相助为理,于八点半钟开门,九点钟开唱。计每位听戏者在楼下者二元,第一层楼上者一元。上海经理人里革谨告 "。
这报上提到的 " 圆明园路西人戏院 " 即第二代兰心戏院,是现在茂名南路上的兰心的 " 父辈 "。1866 年上海西人爱美剧社(Amateur Dramatic Club of Shanghai)在上圆明园路(今虎丘路)与诺门路(今香港路)转角处建造了一所木结构剧场,命名为 Lyceum Theatre(第一代兰心戏院)。该戏院 1871 年失火而毁,1874 年在原址重建。克劳斯女士演出之时,正是兰心 " 浴火重生 " 全新亮相不久。
话再说回来,在《申报》刊登的这个广告里,为让国人能听得懂,将 " 拉小提琴 " 称作 " 拉胡琴 ",将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称作 " 戏文 ",因为这是 1875 年时人们能够接受的说法。
【2】


丰子恺画贝多芬。
以汉语专门介绍贝多芬要到 1906 年,第一位以汉语推介贝多芬的中国人是李叔同。1907 年鲁迅在留学日本之际写了一篇名为《科学史教篇》的文章,宣传 " 科学救国 ",其中将贝多芬(当时鲁迅译之为 " 培得诃芬 ")与莎士比亚、拉菲尔等文学家、画家并列。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在西方音乐介绍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曾编写了两本书在上海出版,一本是《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另一本《近世十大音乐家》,其中将贝多芬的名字翻译作 " 裴德芬 ",这两本书尤其在业余音乐爱好者中有很大的影响。在 1936 年上海中华书局发行的《西洋名曲解说》(王光祈著)中,贝多芬则被译为 " 白堤火粉 "。另外,笔者有幸在上海古籍书店三楼买到一本 1946 年 11 月出版的《音乐的解放者悲多汶》," 悲多汶 " 也就是贝多芬。此书作者 R.H. 夏弗莱,翻译彭雅萝(Miss Peng Ya-lo),由上海悲多汶学会出版。书的扉页上引用了贝多芬的一段话:" 我深切地了解到,我的音乐必须全部向着自由的前途迈进,因为不自由的痛苦,已经有千百万的人群受够了。"
世间流传贝多芬传记多矣,至为著名的当属罗曼 · 罗兰的《贝多芬传》;而在中文译本中,傅雷的翻译又是经典。傅雷曾写信致罗曼 · 罗兰:" 偶读尊作《贝多芬传》,读罢不禁号啕大哭,如受神光烛照,顿获新生之力,自此奇迹般突然振作。此实与性灵生活中之大事。""Beethoven" 的中文译名自李叔同以来五花八门,直到傅雷的译本《贝多芬传》出版后,才基本定型为 " 贝多芬 "。1978 年,傅雷 1946 版《贝多芬传》由人民音乐出版社重版,此后又多次印刷,印数近 19 万册,可见其受欢迎程度非同一般。
傅雷在《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一文中开篇就讲,贝多芬的精神是 " 力 ",这里所说的 " 力 " 是贝多芬的精神力量。贝多芬的音乐最初进入上海时,主要是西侨在演奏欣赏。到了 20 世纪初,当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接触到贝多芬的音乐,正是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亟待崛起之时,而贝多芬恰好有这样的 " 力 "。看看王光祈在《西洋名曲解说》一书中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话语:" ……不禁拔剑起舞,扫去一切苦闷,发出无限欢声,并用德国诗人喜纳(即席勒)所作欢歌,以结全篇。其时,台上歌队乐队中音齐作,一种庄严伟大气象,举世无匹。" 文字间完全能体会到他被贝多芬的 " 力 " 深切感染的状态。1927 年 5 月 29 日,为纪念贝多芬逝世 100 周年,上海工部局乐队在意大利指挥家梅百器 ( Mario Paci ) 指挥下,在南京路的上海市政厅(已拆,原址位于现新雅粤菜馆位置)演出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3】


上海贝多芬音乐会节目单内页。
新中国成立后,贝多芬的音乐在上海乃至在全中国得到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传播。
1981 年 4 月 1 日、2 日,上海交响乐团团长黄贻钧与中央乐团钢琴家殷承宗在上海音乐厅 " 珠联璧合 ",献上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其中就演奏了贝多芬的《埃格蒙特序曲》。改革开放初期,只要有演出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一般场场爆满。
上海有一场著名的音乐盛事发生在 1985 年。那一年是贝多芬诞生 215 周年,上海交响乐团接连举行五台纪念演出,演绎贝多芬的不同作品,由黄贻钧、曹鹏、陈燮阳三位指挥家分别指挥。有爱乐的 " 过来人 " 说,当年听音乐会,我们都是摸石子过河,不知道会听到怎样的音乐会,反正有票就买了,进去后才知道会演什么。然而这一次不同,音乐会有鲜明的主题:纪念贝多芬。据一些亲历者著文回忆,当时在位于延安东路龙门路拐角的上海音乐厅售票处,人们排着长队,争相购买纪念贝多芬诞生 215 周年系列音乐会的套票。
1985 年的这一系列纪念演出,从 9 月 29 日延续到 12 月 29 日,如今看来像是一场传奇。笔者购得一份当年的节目单,一共 24 页,封面是柴本善创作的火红的贝多芬侧面像,仿佛置身火山岩浆之间。节目单中除了常规的演出目录、演出人员介绍,还有贝多芬年表以及杨民望撰写的贝多芬九部交响曲的详细介绍。关于贝多芬的交响曲介绍,紧扣一个关键词:英雄。节目单的扉页上则摘录了贝多芬的一些话语,比如:音乐应使人们的精神爆出火花;我们的时代需要有力的心灵,以鞭策那些胆怯的人。当然还有那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传播最广的——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许它毁灭我!
而与这场音乐盛会 " 一脉相承 " 的文化事件是赵鑫珊的《贝多芬之魂》一书的出版。作者从整个文化语境来审视贝多芬和他的音乐作品。该书的出版与当时人们推进改革开放、重建心灵家园的文化需求正相适应,因此一时之间广受热捧,好评如潮。
栏目主编:沈轶伦 本文作者:魏斌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514扬州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