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扬州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者亲历新骗局:专门针对在校和刚毕业大学生,有人已被骗几十万元!

[复制链接]

250

主题

250

帖子

7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7 13:3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你好,我是京东的工作人员,你是不是在 XX 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申请过‘京东白条’?" 近日,一位自称是京东金融部门的工作人员给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打来电话,要求注销在校期间开通的 " 京东白条 "。
在得到记者肯定答复,并询问为何要注销时,该男子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现在京东正应国家相关部门要求打电话,请用户在 3 天之内注销 " 京东白条 ",如果不能及时注销将计入央行的个人信用档案。
觉察到记者疑惑后,该男子准确报出了记者的毕业学校、毕业时间、专业、现在的工作单位以及已经换掉的在校期间使用的电话号码。
骗子又出新招了!
中消协今天发布消费警示,一种名为 " 注销校园贷 " 的新骗局,令不少在校及刚毕业的大学生中招。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机构监测到 28.8 万余条有关网贷诈骗负面舆情信息,其中涉及 " 注销校园贷 " 的骗局接近 9.3 万条,占 32.14%。
揭秘 " 注销校园贷 " 新骗局
和记者经历一样,近期全国多个地方出现了 " 注销校园贷 " 新骗局,上当的在校以及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少则被骗几千元,多的高达几十万元。
调查发现," 注销校园贷 " 诈骗手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骗子会声称 "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二是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骗子则称 " 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
由于骗子能够准确说出对方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名称,甚至消费记录等隐私信息,容易让学生放松警惕,有的骗子还主动将自己的身份证件、工牌等信息向学生展示以获取信任,导致学生最终将从网贷平台提现的借款全部转入骗子提供的名为 " 清查账户 ",实为骗子的个人账户中。
10 月 8 日,江苏扬州的陈磊接到了类似电话,对方称他在大学期间借的一笔 9000 元 " 校园贷 " 未还,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园贷款,如果他再不还,将影响到个人征信。虽然陈磊在上学期间并没有借过校园贷,但是由于对方提供的信息丝毫不差,这让他很惊讶。
最终,在对方的指导下,陈磊向多个 APP 申请了贷款,最终申请到三笔总计 65000 元的贷款。并按照对方要求,将贷款分别转到三个陌生的个人账户。
等陈磊醒悟过来,已经被骗。
" 校园贷 " 变 " 校园害 "
" 校园贷 " 是面向大学生群体的一项借贷业务,初衷良好。主要是为家境贫寒的学生提供贷款完成学业,或是为在校生创新创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但在现实中却变了味儿。当前一些 " 校园贷 " 市场存在办理贷款业务门槛低、经营者资质参差不齐、合同信息不透明、风险提示不充分等问题,导致一些不法借贷机构将 " 校园贷 " 变成了 " 校园害 "。
为遏制不良 " 校园贷 " 侵害广大学生,国家有关部门自 2016 年起就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种种乱象进行了联合治理。官方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并明令禁止互联网借贷平台以任何形式向大学生贷款。
在政府重拳整治和媒体宣传下,在校生已对 " 校园贷 " 有所警惕。但不法机构为了获取暴利铤而走险,将 " 校园贷 " 变身 " 注销校园贷 " 继续行骗,坑害学生。
钱包怎么才能保护好?
为更好保护广大学生的财产安全,避免其陷入形形色色的 " 校园贷 " 和 " 反校园贷 " 陷阱,中消协今天向青年学生发出消费警示:
——警惕 " 注销校园贷 " 骗局,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接到自称贷款平台工作人员要求 " 注销校园贷 " 或类似的电话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不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
据记者了解,有关部门发布过通知治理规范 " 校园贷 ",但从未推出所谓的 " 注销校园贷 " 规定,个人征信信息也无法人为修改,只要大学生借款后能够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
——主动学习金融消费知识,保管好个人信息。大学生应了解一些基本的金融消费知识。其实,如果能够对金融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在大学生贷款方面的政策有所了解的话," 注销校园贷 " 骗子的一些话术很容易就会被识破。比如,不注销 " 校园贷 " 就会进入央行征信档案等等。
同时,还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以及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也不轻易向他人透露家庭住址、宿舍地址、父母联系电话等信息,以免被骗子所利用。被骗后要留存有关凭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国是直通车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514扬州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