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扬州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习总书记点赞的这位“不见外的老潘”,凭什么感动了中国

[复制链接]

297

主题

297

帖子

8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03:3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潘维廉: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福建省荣誉公民,厦门市荣誉市民。曾荣获国家 " 外国专家友谊奖 "、" 感动中国 "2019 年度人物称号。


前不久,老潘更新了自己的 VLOG。
VLOG 开始,老潘俏皮地称自己 " 被查 ",镜头一转,原来是两位身穿制服的人口普查员正在向他核对人口信息。
" 姓名?"" 潘维廉。"" 国籍?"" 美国。"" 在华时间多久?""32 年厦门,2 年台湾,一共 34 年。"
这已经是潘维廉第三次经历中国全国人口普查。而今年 1 月,他才第一次在美国参加美国的人口普查。
核对结束,普查员请他签上自己的名字,中英文都可以。他一笔一画地写下了 " 潘维廉 "3 个汉字,娴熟又俏皮地吐出一句闽南话:" 我系诶蒙郎(厦门人)。"
" 一场求生真人秀 "
" 诶蒙郎 " 潘维廉第一次听说厦门这个城市是 1988 年 3 月。
" 当时我卖掉了正在经营的公司,准备到中国内地学习中文。有人打电话给我:你听说过厦门吗?我说:没有。5 天后,另一个陌生人打电话给我:你听说过厦门吗?我回答他:听说过———就在上星期!"
潘维廉由此得知了厦门大学海外学院。这是当时全中国唯一能为留学生和家眷提供住宿的高校。生性爱冒险的潘维廉很快做出了决定:到厦门去。
5 个月后,32 岁的潘维廉与妻子带着 2 岁不到的大儿子和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儿子,从洛杉矶飞抵香港,随后搭上 " 集美号 ",经 18 小时抵达厦门,成了厦大的一名外国留学生。
厦门美景处处堪比照片,然而,初到厦门的潘维廉根本顾不上欣赏。头几个月,他们过得相当艰难、沮丧:" 说起来近乎荒唐可笑———就像一场求生真人秀。"
潘维廉一家被安顿在校外招待所 " 度假楼 "。然而,他们并不像在度假,倒像是进了新兵训练营:这里经常停水、停电,即便有水,也是咖啡色的,只能用丝袜缠在水龙头上过滤。在厦门的头一两年,潘维廉一家四口经常闹肚子:" 厦门的生物一定也在我们体内生长着。"
一天,潘维廉实在忍不住爬上楼顶,看看水到底为什么这么脏。" 天哪!水塔竟然是没有盖子的,里面漂着的都是鸟、老鼠和虫子的尸体!"
" 已经好太多了 "
潘维廉一家住在两间房里,中间隔着公共走廊。两间房各有一个浴室,他把其中一间改成工作间———马桶边塞进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马桶上方安装铁线书架,各种缠绕的电线藏到水箱后。
让潘维廉没想到的是,这间 " 马桶办公室 " 引来了围观。学校领导自豪地带客人前来参观,人们纷纷惊叹:这样的居住条件简直太好了!
潘维廉很快发现,中国的教授和领导都是一家子甚至祖孙三代挤在一个房间里。他看到,院长身穿浴袍穿过一栋楼,只为了去洗澡———中国人的家里没有浴室,只能使用公共浴室。
" 我们的条件虽然与在美国的时候不能相比,但和中国人比起来真是好太多了。" 潘维廉同时发觉,中国人也并不为生活条件而烦恼———现在的一切比以前好太多了。


潘维廉一家在厦门拥有的第一辆车——三轮车(1988 年 10 月)
尽管许多事并不尽如人意,但潘维廉从周围人身上感受到的都是友善的态度。
潘维廉和妻子想到厦大食堂吃饭。但食堂不收现金,只收食堂配给票。按规定,配给票不分给外国人。正发愁时,几位中国老师把自己的票递给了潘维廉。" 我给你钱。" 潘维廉说。" 不行。买卖配给票是违法的。"" 你们不够的。"" 没关系,我们很多的。"
" 中国人非常帮我们。中秋节、春节都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他们知道我们没有家人,就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去,围在一起吃饭、过节,像一个大家庭。"
每周六晚上,潘维廉也邀请中国学生来到自己家中,一起唱歌、喝茶、聊天,其乐融融。" 我们很快就爱上了这里的人,对厦门生活的喜爱之情与日俱增。"


1989 年 12 月,潘维廉一家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共度圣诞
老潘的中国来信
从来到厦门的第一个月开始,潘维廉就陆续收到亲友的来信,信中充满关心和担忧。
但潘维廉看到的中国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 以前我们了解中国都是通过西方媒体,其中很有偏见。我到了厦门后,看到西方媒体的一些报道,很清楚它们是不对的,所以我写信给家人和朋友,想让他们了解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1988-2017 年间,潘维廉与美国亲友来往的书信
在他的笔下,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的厦门,在经济不发达的表象下透露出丝丝生机:
住所窗户外面的摊贩每天吆喝着 " 现切菠萝 "" 茶叶蛋三分一个、两毛五一斤 ";在厦门港,木制的舢板像软木塞一般漂浮在水面上,船上的渔夫运用沿袭百年的技术拖拽起刚刚捕获的水产;人们的穿着虽然仍是大片的灰色、蓝色,但年轻人却比预想的时髦得多,街上甚至偶尔飘过亮黄色的迷你裙……
获得过跨文化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的潘维廉明白,要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最好是让他们了解中国人。他向外国人介绍自己遇到的最普通的中国人:退休的残疾校工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送给他们;得知他需要一台石磨,农民朋友们从农村的采石场一下送来了 3 台;一位泥瓦匠听说潘维廉的岳父母要来探望,给他送来了 2.5 公斤刚捕获的鱼…… " 中国人不论富裕还是贫穷,都非常慷慨大方。" 潘维廉感慨。
最触动他的,是一个沉默寡言、矮小不起眼的中国妇女———保姆李西。李西年轻时在农村辛苦劳作,一手带大 4 个孩子;跋山涉水来到厦门后,靠一担担地挑花岗岩打工谋生;刚来潘维廉家时,她不会普通话、不识字、不会烧菜,但硬是用执拗的劲头一点点地学会了。她自己并不富裕,却省下微薄的薪水,帮助比她更穷的人。" 对她的故事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是钦佩。"


李西与潘维廉的大儿子马修(1988 年)
潘维廉一边学中文,一边感受中国的风土人情。他查阅各种书籍,寻找百余年前传教士们对厦门的记录。" 中国人不仅活在当下、把握今天,也从不轻言放弃,这是我研究厦门千年以来的创业贸易史得出的感悟。" 由此,他渐渐懂得欣赏厦门这个古雅别致的海港小城的美。
" 把聪明才智用在这里 "
原本,潘维廉计划在厦门学习两年再作打算,但没想到的是,一个令他长久停留的机遇降临了。
1988 年 11 月,厦门大学开设了中国首个工商管理硕士 ( MBA ) 教育,不久后,管理学院唯一的外籍商科教师突然回了美国。一天,管院院长敲响了潘维廉的门," 您愿意教授商科课程吗?"
" 让我考虑一下。"10 秒之后,在美国拥有商科博士学位的潘维廉做出了肯定的答复。就这样,他从一名留学生变成了厦门大学 MBA 首位专任外籍教师。
在初创的厦大 MBA,潘维廉讲授组织行为学和商业规划课程,此后还开设了微观宏观经济学、比较管理学等课程,承担了繁重的教学工作。他每个月工资 90 美元,几乎是在美国开公司时收入的 1%。但潘维廉从不后悔做出这个选择:" 回想起来,这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的一笔交易。"


给工商管理硕士们上课(1989 年)
潘维廉接触了很多中国学生。一个女生对他说:美国太好了,我喜欢美国,您能帮我去美国吗?潘维廉发现,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他们很奇怪我为什么要来中国。因为他们都想去国外,觉得留在中国没有用武之地。"
每一次,潘维廉都告诉他们:" 全球金融重心正向亚洲转移。眼下确实很难,但是未来属于中国,而不属于西方。中国在你们身上做了大量投资,把你们的聪明才智用在这里吧。" 然而,一番劝解往往被学生的一句话终结:" 你说起来容易。因为你可以随时离开。"
多番 " 刺激 " 之下,潘维廉决定申请中国永久居留权:" 我想用这个举动表达自己长期留在中国的决心,传递对中国的信心。"
当时,全中国只有几十名外国人获得永久居留权。潘维廉提出申请时,甚至没有可供填写的申请表。他先后申请了 4 次,1992 年,他成了福建省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
"1994 年是土色,2019 年是绿色 "
耕耘讲台之余,潘维廉继续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自己所认识的中国。但是,每当他写下一些讲述中国变化的文章时,都有一些外国人、甚至有不少中国人说:" 中国只有沿海地区发生了变化,内陆还是老样子。"
1994 年暑假,潘维廉决定到内陆看看。他买了一辆 15 人座的金杯面包车,添置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和妻子一起带上两个孩子。他仔细查阅地图,规划出一条 4 万公里的自驾路线,从厦门出发一路向北开到内蒙古,接着向西穿越大戈壁,抵达西藏,经云南、广西、海南、广东回到厦门。
在这疯狂的 6 个星期里,灰扑扑的小车载着一家四口,爬过蜿蜒不绝的山脉,艰难涉过内蒙古的沼泽泥地,穿越大戈壁两处危险的沙漠地带,也走过世界海拔最高公路一半的路程。


1994 年,环游中国
25 年后,2019 年暑假,潘维廉和同事们踏上了同一条线路,到 25 年前去过的地方看一看,这些年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次,潘维廉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更新在朋友圈。
他回忆道:25 年前,一路上没地方吃饭,一家人不得不在车上吃、睡。而此次出行,沿路都有设施齐全的服务区,还有旅馆、饭店,方便快捷。
在宁夏,25 年前看到的破旧土房,如今成了崭新的砖瓦房;在贵州,偏远地区也随处可见隧道、高速路、高架桥;在内蒙古,1994 年是土色,2019 年是绿色。
" 西部变化太大了!" 潘维廉一路行,一路采访当地百姓,询问他们这些年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他遇到了两个农民,一个在宁夏,一个在云南,互不认识,但说的话差不多一样———因为政府了解我们的情况,也关心我们。" 听到这个我就很感动。"
这次环游,同样走过 26 个省市,潘维廉他们只用了 31 天、2 万公里———因为高速公路比 25 年前更加便捷了。
" 我们正在整理这次环游中国的经历和采访内容,写成书告诉更多的人。" 潘维廉说。
讲述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32 年来,潘维廉成为最熟悉厦门的 " 老外 ",也成了厦门人最熟悉的老潘。
他花费数十万美元收集了几百本 19 世纪到 20 世纪初外国人记述中国的图书和图像资料,撰写了《商业老厦门》《魅力泉州》《魅力福建》等十余本书,用中英双语介绍中国城市的文化历史;还参与录制了上百集纪录片、专题片,向世界介绍厦门和中国。


2010 年,被票选为 " 厦门杰出建设者 "
2002 年,在德国举办的国际花园城市大赛(国际公认的 " 绿色奥斯卡 ")上,潘维廉担任厦门的城市发言人。
" 他们发来邀请的时候,我是拒绝的,因为我对城市发展完全没有经验。但后来我发觉,可以把这看作一次营销,而不是比赛,这是一个向世界推广厦门的好机会。"
潘维廉还记得,刚到厦门时,城市街道和建筑上都裹着一层煤烟灰。但是 12 年后,厦门成为中国首个发布每日空气质量报告的城市,也成功地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中找到了平衡点。最终,潘维廉的演讲征服了评委,厦门从全球 40 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冠。
赛后,一位欧洲评委说:" 我原来不知道中国竟然有这样的城市。" 一句话震动了潘维廉:" 我真希望更多中国城市参与这样的竞赛,让世界看到中国并没有停止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时空隧道里。"
" 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 就此成了潘维廉最大的心愿。他忙着写文章、出书,还开通了微信、抖音、快手、B 站账号,用各种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2018 年,潘维廉写给美国亲友的 47 封私人信件,集结为《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一书,展现了一个 " 老外 " 眼中的改革开放非凡历程。他将书寄给同样曾在福建工作、生活的习近平主席,竟意外地收到了回信:
"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这些年你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这种‘不见外’我很赞赏。你在信中说,很看好中国的未来。我相信,你将会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一个更多造福世界和人类的中国,你笔下的中国故事也一定会更精彩。"
【对话】
我为什么对中国充满信心
解放周末:您最初对中国的兴趣从何而来?
潘维廉:我 20 岁的时候参加美国空军,被派驻台湾。在这之前我不认识中国人,没吃过中国菜,一点都不了解中国历史。但那时我就非常喜欢台湾。
那是 1976 年,台湾的宣传气球经常飘向大陆,大陆也常常回赠 " 礼品 "。有一次我走在路上,几张红色宣传单正好落在头上,我就把这些 " 天堂来信 " 塞进口袋。
我看不懂汉字,不知道它们说什么,但是上面有大陆农民的照片,我震惊了:大陆人居然和台湾人很像。在我之前所受到的 " 教育 " 里,从未把大陆人当作人,而是需要消灭的敌人,我没有意识到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儿子、丈夫、父亲。后来,我了解到 3/4 的台湾人与大陆人有亲缘关系的时候,我就更惊讶、好奇了,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到对岸去看一看。
后来,有人告诉我厦门这个城市,我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了它,发现它竟然离台湾这么近。当年我在台中海边眺望的大陆,很可能就是厦门,我想这大概就是缘分。
解放周末:初到大陆,有很多物质条件上的落差,是什么支持您在 " 求生历险记 " 中坚持了下来?
潘维廉:来中国之前,我把自己经营的公司卖掉了。中国话说," 破釜沉舟 ",如果再回美国也没那么容易。而且,我们早就知道中国是一个穷国家。当时西方媒体上的中国是十分恐怖的,但我看到《今日中国》杂志上说,中国开始搞改革开放。我不太相信,反而更有兴趣过来了解一下。
解放周末: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在一批中国青年向往国外的时候,您却对中国很有信心。这种信心从何而来?
潘维廉:虽然那时中国还很落后,但你如果了解中国历史,知道中国 30 年前是什么样的、20 年前是什么样的,就知道现在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当时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在发展,反而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武力干涉下越来越糟糕。中国这么大,这些国家没法这么做。所以我很希望中国这个国家可以发展起来,然后帮助其他落后国家。
后来,我研究了中国的历史,了解得越多就越感慨:这个国家在过去的 2000 多年间已经见证过许多奇迹了。早在 300 多年前,英国政治家就在感慨这个东方帝国高超的政府治理术,许多高瞻远瞩的做法是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中国当然有很多问题,也面对很多挑战,但是鉴于中国古往今来的辉煌成绩,我相信这些难题终究都能得以解决。






潘维廉撰写的部分书籍
解放周末:后来,中国的发展验证了您的判断。
潘维廉:是的。我那些在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跑到海外的学生有不少已经回到中国,并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很欣慰我能够对他们说:" 我早就告诉过你了!"
解放周末:而且,中国的发展速度比您想象的更快。
潘维廉:1988 年我就深信中国终将繁荣发展,但我当时预期需要四五十年实现的情形,20 年就实现了。我也未曾料想,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令我欣喜的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未在经济贸易背后动用军事力量就能达到如此发展程度的国家。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其实,历史上中国人重视的就是贸易,而非征服其他国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在科技和海军方面都占据领先优势,但中国人也只是自强不息,没有侵犯其他国家。相反,西方世界总在说,中国是世界的威胁,从过去一直说到现在,这非常可笑。所以我一直在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我的父亲曾经当了 18 年兵,在亚洲战场 11 年,参加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当我选择去中国的时候,他很不开心,因为对他来说,中国是敌人。我到中国以后,他一直看我写的信。我最后一次看望他是在 2004 年,他拥抱了我。他是军人,他很少这样,但那一次他拥抱了我。他说:我终于了解你为什么选择长住中国。你选对了。
解放周末:正如 " 感动中国 "2019 年度人物给您的颁奖词里写的:" 打开心扉,拥抱过就有了默契。放下偏见,太平洋就不算距离。家乡的信中写下你的中国,字里行间读得出你的深情。"
潘维廉:当时领这个奖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话:" 不是我感动中国,是中国感动了我。" 我很喜欢伯特兰 · 罗素的一段话。他也曾经在中国教书,他说:" 当初我去中国,本是去教学,但我在那里逗留的日子多一天,想得越多的并非我应当教他们什么,而是从他们身上我能学到什么。" 我和他一样,认为在中国学到的比当教师教授的要多得多。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曹静 彭薇 文字编辑:曹静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514扬州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