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扬州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江一个人均年收入13.5万的村子,雄心勃勃要直接升级为“市”

[复制链接]

275

主题

275

帖子

8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6 19:3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年 11 月,浙江省政府公布第 4 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前 3 批的 " 小城市试点 " 大多是经济强镇,这一次的名单中却破天荒地出现了一个行政村——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
即便在浙江也没啥名气的花园村,凭什么要成为 " 小城市 "?记者去瞧,村内主干道是双向四车道,村口几个大字 " 中国农村第一城 ",道路两侧有高层住宅、别墅和商业楼宇,还有电影院和徐徐转动的摩天轮;村里有外国语学校,是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有城区的孩子特意转学来读书;在总体规划中,全村被划分为村民平安居住区、高效生态农业区、第三产业服务区、高科技工业园区;村里还有按国际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的花园雷迪森大世界,高 99 米,号称 " 浙江农村第一高楼 " ……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强村都是小城市的样子。村民普遍很自豪,村庄综合实力已超过一般中心镇,如今被纳入 " 小城市试点 " 后,花园村还叫 " 村 " 吗?他们有点不甘心,可若改 " 村 " 为 " 市 ",又不符合法律规定。村里也都知道江苏江阴的华西村,2011 年华西村已正式更名为 " 华西新市村 ",和一般的村庄区别开来。
也许,叫什么名字倒是其次,这座 " 花园小城市 " 想要率先探索出一条新路。
花园村村貌。 采访对象 供图
穷人婚礼中走出 " 强人 "
花园村距东阳城区 18 公里,村域面积 1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 6.5 万,其中 5 万以上为外来人口。2019 年,全村实现营业收入 602 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 13.5 万元。这里有全球最大的红木交易市场,还有全球维生素 D3 行业销量最大的生产企业——花园集团。
有意思的是,花园集团并不是花园村的村办企业,而是一家民营企业。该企业的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邵钦祥也是花园村现任党委书记。显然,这又是一位 " 强人 ",记者心想,但这又是一个类似华西村吴仁宝的 " 强人故事 " 吗?未必,记者更关心的是,一位企业主,为何要将花园村一步步 " 造城 "?他图什么?又困惑什么?
花园村 " 造城 " 的关键人物邵钦祥。于量 摄
记者对邵钦祥的采访,安排在花园大厦的花园集团总裁办公室里。花园大厦建于 2008 年,曾是花园村的地标。马路正对面是花园村村民委员会的办公楼。邵钦祥 1954 年出生,个子不算高,微微有些发福,灰白头发,理成利落的板寸,操着东阳口音普通话,中气十足。打开话匣子,这个富人偏要从 " 穷 " 聊起。
花园村名字很美,但不过是浙中山区重重丘陵间的一片小山头,缺水少地,灌溉成问题,以前日常饮水都要去邻村挑。在东阳,花园村一度穷得远近闻名,邻村有好事者编了民谣揶揄: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种田交租难糊口,担盐捉鱼度生涯。
讲起 " 穷 ",邵钦祥的嗓门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当年花园村没有机耕路,镇干部骑自行车进村,第一天就摔断了腿。好不容易村里买了台拖拉机,还是一帮人用肩膀扛进来的。因为路不好走,放流动电影的电影队也不愿意来。就算来了,村子里也找不到一块像样的场地。" 那是 1976 年的事,那一年,邵钦祥成为花园村生产队大队长。他向记者报出了一组精确的数字:1978 年,花园村每年人均口粮 200 公斤,人均收入 87 元,生产队分红每人每天 2 角钱。
那一年,邵钦祥结婚。这场婚礼,某种意义上成了邵钦祥后来 " 造城梦 " 的原点。
结婚是大事,穷如花园村,邵钦祥总还是希望婚礼能办得体面些,他对 " 体面 " 的定义,就是婚礼能用上电灯。当时,隔壁只有 40 余户人家的马府村已经置办了柴油发电机,而 80 多户人家的花园村还在点煤油灯。邵钦祥只好跑到马府村借电,对方同意帮忙,为邵钦祥拉一路电线。婚礼当晚,借来的电照亮了婚礼厅堂,为邵钦祥挣足了面子。谁料酒席热闹之时,突然黑了灯——原来,马府村的两个小青年听说花园村有人借电办婚礼,认为是穷人摆阔,于是恶作剧拔掉了保险盒。婚礼陷入了混乱,黑暗中邵钦祥五味杂陈,一种混杂着恼怒与羞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今时今日,提起那场婚礼,邵钦祥依旧有些意难平:" 人穷被人欺,村穷才受气。那时我就在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让花园村富起来。"
1981 年 5 月,他找到二哥邵钦培、村里的老书记邵福星,3 人各出资 500 元,在村里办起了蜡烛作坊。当时浙江农村经常停电,家家户户常备蜡烛,所以不愁销路,年底 3 人分红,每人 500 元。邵钦祥的野心不止于此。当年 10 月,他又在村里开出了花园服装厂。在时代机遇和营商天赋的加持下,花园服装厂的生意有声有色,4 年获利突破 50 万元。1991 年,有了积累的邵钦祥联合花园村 46 家小企业,成立了金华市首家村级工业公司——花园工业公司;1993 年,又组建了浙江花园工贸集团公司,并于 1995 年被确认为首批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然而,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产品,产值徘徊不前。
转机出现在 1996 年。机缘巧合下,邵钦祥得知,中科院感光所自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开始从事维生素 D3 的研究,至上世纪 90 年代研究出一条从胆固醇合成维生素 D3 的新工艺路线,但是大规模生产仍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试研发。邵钦祥拿下项目,1998 年 4 月,维生素 D3 中试成功;2000 年,他斥资 2000 万元一次性买断维生素 D3 生产技术。
2003 年开始,花园村生产的维生素 D3 系列产品大举进入国际市场,花园集团迅速发展壮大。2019 年,花园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306 亿元,实现利税总额 15.5 亿元。邵钦祥本人及其家族也以 135 亿元的身家,名列 2020 年胡润百富榜第 401 位。


花园村夜景。于量 摄
以业兴村,以村兴业
时至今日,村企是分开的,花园集团与花园村相互独立。但曾经发愿要改变家乡的邵钦祥没有食言,创业之初,就开始把钱投到花园村。
" 千百年来,中国的农民就始终向往城市的生活。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想办法把农村变成城市。" 邵钦祥认为," 由村变城 " 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回忆起那几年在村里做的事,邵钦祥如数家珍,对数字的记忆尤其精准:1982 年,他在村里建设了三级电灌站,一条 1700 米长的渠道将附近溪水引入花园村,解决农田灌溉问题;1983 年,他出资 2 万余元,在花园村建设了幼儿园,并铺设了通往镇里的机耕路,宽度 4 米;1984 年,他拿出 1.5 万元在村里打井,深度 80 米,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1985 年前,出资 2.4 万元安装了发电机组…… 1985 年,花园村影剧院开始建设,并于次年建成。电影队不愿进村的恼人往事终于得以了结。那一年,邵钦祥当选花园村党支部书记。
2004 年,花园村人均收入达 3.6 万元,已是当地闻名的富村,当年 10 月,周边的南山、西田、方店等 9 个行政村并入花园村。花园村成了万人规模的大村,邵钦祥自认 " 造城梦 " 是时候更进一步了。
花园村有自己的自来水厂,这在村一级的行政单位并不常见。虽然花园村有自来水,但水来自深井,供应有限,邵钦祥决定建自来水厂。花园村自来水厂于 2001 年正式建成,新修建的蓄水池容积达 5 万立方米。随着 2004 年并村,自来水厂的供水量再度紧张,找水成了新课题。自来水厂老厂长邵有木回忆,为了找水,他们到附近水库引水,又到周边的自来水厂买水。到 2013 年,花园村建设了福祥湖水库,次年又加高水库大坝,蓄水量达到 40 余万立方米。
多年投入 " 造城 ",并非做慈善。邵钦祥将这一过程总结为 " 以业兴村 ":既然资源禀赋差,就要靠工业和服务业来带动村庄的发展,还能以此带动村民的创业热情,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经济来源的问题。村子兴旺了,人气足了,倒过来能促进企业和村级经济的进一步壮大发展——
花园红木家具城便是一例。东阳木雕天下闻名。2010 年至 2014 年,靠着毗邻东阳市区的区位优势,花园集团投资建设了花园红木家具城。不产红木的花园村一跃成为 " 红木第一村 ",产业链衍生出了原木交易、工艺品雕刻、红木家具生产、仓储物流等,场地租金成为花园村财政收入最重要来源之一。2019 年,花园村实现营业收入 602 亿元,其中,花园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306 亿元,花园个私工商户达 3768 家,实现营业收入 296 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 13.5 万元,是金华市首个且唯一的税收超 3 亿元村。
完整的产业链让不产红木的花园村成为 " 红木第一村 "。于量 摄
红木家具城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花园村的 " 市中心 ",家具城右侧是民营医院,对面是商业综合体和电影院。2017 年,花园村周边的环龙、柳塘、渼陂下等 9 个村并入花园村,村面积扩大至 12 平方公里。2017 年 8 月,花园集团投资 10 亿元,开始按国际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花园雷迪森大世界。
花园村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花园商业中心。采访对象 供图
花园村的 " 城市味 " 越来越浓。
当然,如果以都市人的视角来观察,这里依旧难掩 " 农村味 ":村里除了仅有的一家肯德基,再无知名的连锁餐饮店;街上也没有都市青年钟爱的酒吧和咖啡馆;商业中心里难觅知名品牌专柜……
不管城里人怎么想,邵钦祥对如今的花园村很满意。他说,花园村实际上已经是一座城市了。" 家家户户通水、通电、通天然气,就连电视点播台的节目也比城市里丰富。" 但是,他又说,虽然形态是城市,但是花园村本质上始终还是农村。
花园村夜景,远处的雷迪森大世界酒店号称 " 中国农村第一高楼 "。于量 摄
不光要看起来像城市
邵钦祥对于城市生活的理解和追求,非常朴素,有时候略带偏执。
邵钦祥时常出差,但除非出远门,否则工作结束后,无论如何都要回村里住。" 造城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让农村人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过上城市里的生活。" 邵钦祥说,花园村要成为城市,不光是要看起来像城市,在 " 软件 " 上更要投入。
村里已经有了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村里便民服务中心,大屏幕上滚动播放 " 最多跑一次 " 事项清单,涉及户口管理、市场监管、供电、法律咨询等,群众办事一般不出村。花园村有一套类似城市治理的运行机制。绿化种植管理靠花木公司,卫生检查有督查办,找工作到劳务市场办,有矛盾纠纷找综治办。花园村每年投入上百万元,成立了由 2 名法律硕士、4 名法律专业本科生、10 名常驻工作人员组成的法律事务部。在村综合信息指挥中心,能看到全村 3200 多个监控探头覆盖的画面。" 花园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具备成为‘小城市’的实力,但进一步推进城市化,就会遇到村级定位的许多限制。" 花园村党委副书记邵徐君说。
比如,这样一个 " 五脏俱全 " 的超级大村,没有一名公务员,只靠 32 名村干部推进乡村自治。目前,花园村多数 " 领导 " 都由 " 能人 " 兼任,不拿村里一分钱,少数村干部由全职 " 管理者 " 专任。这 30 多年来,村里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生态公约》《村民道德公约》等,评定先进文明户、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等荣誉,并与各项福利的发放挂钩。随着花园村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员涌入花园村。面对各类劳动争议和纠纷,花园村作了硬性规定:倘若党员干部与普通村民吵架,首先受到处理的是党员干部;倘若村民与外来务工者发生争执,首先受到批评的是村民。看似 " 不讲理 ",但巧妙地维持了一种稳定。
花园村 " 小城市试点 " 脱颖而出,这是我国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活力不减的体现,花园村的发展和治理更突出市场化—— 2019 年,村民和外来创业者的营收占全村的 49.2%,花园集团营收占余下的 50.8%。
接下来,花园村的创新重点之一,可能在于探索放开花园村落户限制,提升人口集聚力。村里已出台《关于引进高级人才落户花园村相关政策的通知》,提出一系列奖励措施。
花园村要做大,成为 " 大花园 ";花园村又要精雕细琢,孕育 " 小城市 "。大小之间的把握,还要考验邵钦祥和这里的 " 市民 " 们。
花园村主干道上,龙门架上 " 中国农村第一城 " 几个大字甚是醒目。于量 摄
栏目主编:孔令君 本文作者:于量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 供图
题图:花园村村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0514扬州网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